×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东方龙腾

51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51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做错了事情当然必须受到惩罚,只要这种惩罚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当然,表现优异的孩子更应该得到表扬和奖赏。”胡澄涵微笑着说道,“孩子的天性多半是贪玩和懒惰的,您必须设法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让他们发自内心去努力获取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

“仅仅是科学知识?”托马斯略显失望地问道。

“是,主要是科学知识。”胡澄涵笑道,“但是,您可以英国的小学一样,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毕竟这些课程可以让他们变得更愉快、更聪明、更有创造力。”

“我明白了。”

“对这些孩子,我还有一个要求。”

“请讲。”

“我希望他们中间有一些孩子,在经过,5~10年的学习后,有能力进入贵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继续学习。”

“天啊,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托马斯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我会挑选更多的聪明孩子来到你的学校。”胡澄涵紧紧地盯着托马斯,“我会给你比剑桥大学校长还要优厚的薪水,这个学校里所有教师的待遇也将高于剑桥大学教授。每送一个孩子进入牛津、剑桥这样的著名大学求学,你们将获得额外的奖励,我可以承诺,这个奖励不会低于你们一年的薪水。”

“哦,上帝。”托马斯再次惊讶得长大了嘴巴。

“当然,这里将来还需要更多像您和爱德华先生这样的教师。”胡澄涵说道,“如果可能的话,希望您能写信给您在伦敦的朋友和亲人,邀请他们前来任教。”

“是的,我一定会给他们写信。”托马斯激动地说道,“对了,亲爱的老板,有件事情还需要与您确认——这个学校全部用英文教材,教师和孩子们全部说英语?”

“不,不,除了他们的国学课。”胡澄涵摇了摇头,幽默地说道。

“啊哈,没错,除了他们的国学课。”托马斯会心一笑。

“托马斯先生,由于这里只有您和爱德华先生两位教师,这个学校目前只能招收最优秀的孩子。那些不适合继续学习的学生,可以退回到他们原来的学校。”

“好吧,虽然有些残酷,但是也只能如此了。”托马斯点了点头。

解决了洋文小学堂的事情,胡澄涵长舒了一口气。他又打起了另外那十八个洋人的主意——想从他们当中找一个人来负责洋文夜校。

然鹅,这些人全部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没人愿意在工作之外的时间继续工作,说什么下班之后的时间就是私人的休息时间。

我勒个去,难道英国现在就有了保护劳工权益的工会了?

方华源对胡澄涵挖墙脚的行为很是不满,认为让那些洋人过来教英文是大材小用,他全指着他们筹建各类工厂呢。

苦逼的胡澄涵同学只好继续客串洋文夜校先生的工作。

这两年多以来,胡澄涵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闲暇之余会仔细翻阅从各大洋行和英国**那里收罗来的报纸和书刊,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自从方华源带回两套大英百科全书后,胡澄涵强行要了一套,一空下来就见缝插针地翻翻。

胡澄涵常常向汪鼎杰和方华源感慨道,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为什么不把这本书翻译出来,印刷装订出版?”方华源说道。

“对啊!”胡澄涵猛地一怕脑袋,“我们可以建印刷厂和书报社嘛。”

胡澄涵说干就干,首先得从早期的买办中找个中英兼修的翻译。

西方传教士在香港和澳门创办教会学校,更是培养了一些精通英文的人才,这些人大多进入了与十三行开展贸易的洋行。

胡澄涵开出了优厚的薪水,又四处施展能把稻草说成黄金的三寸不烂之舌,逐一去拜访那些符合条件的买办。

果然,有一个叫做杨荣的买办动了心。

此人幼年天资聪颖,熟读四书五经,后来被家人送到了澳门的教会学校,成年后在旗昌洋行当差二十余年,因性格孤傲清高,不善逢迎结交,所以一直不得重用,后来被同事排挤到上海来当差。胡澄涵经人推荐找到他之后,轻易便说服了他。

三个月后,大东亚书报社开张了。

方华源回到上海的第二天就带着十几个洋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机器设备的装配和山寨工作中。他们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终于山寨成功了所有的机器设备。

由于大东亚炼钢厂能够生产出质量更好的钢材,以至于山寨货的性能远远超过了原装货。

这些机器设备中,方华源最青睐的是被誉为工业母机的各类机床,他亲自设计图纸,对从英国买来的机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制造了一批高性能的加工机床。

有了这些机床,进一步制造其他机器设备就容易多了。

方华源优先选择的是仿制蒸汽动力驱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方华源住在三妹家时就琢磨着造一个生产效率高又省力的机器纺纱机、织布机出来,好让三妹和徐大娘不用每天那么辛苦地在油灯下纺纱织布。可惜条件不具备,一个人根本实现不了。只能对手工织布机进行了一些改进。

方华源与英国人詹姆斯在吴淞江畔紧锣密鼓地建造了机器纺织厂。

这个詹姆斯先生,之前是伦敦一家纺织厂的纺织机维修专家,他的技术水平很高,很受纺织厂老板器重。但是他有个缺点——烟瘾很大,一次把未完全熄灭的烟丝磕在废弃纱布上,引起了大火,让整个纺织厂化为灰烬,被法院判为过失罪在监狱待了5年,出狱后没有哪家纺织厂愿意雇佣这样一个有前科的工人,生怕给自家工厂带来厄运。

詹姆斯自暴自弃,又染上酗酒和赌博的恶习,输掉了全部家产绝望的老婆带着孩子离开了他。

詹姆斯先生自此流落街头,直到遇上一位来自东方、留着长辫的神秘雇主。

机器纺织厂开工那一天,方华源把家人和公司中层以上骨干都请到了现场。

众人目瞪口呆地看着隆隆作响,喷着水汽的机器带动着纺纱机,柔软、精细、结实的棉纱源源不断地从纺纱机上吐出来变成纱锭,然后这些纱锭又通过织布机上变成了一匹匹整齐划一的棉布。

回过神来的众人们兴奋得欢呼着把方华源和詹姆斯抬起来一次次地抛向了天空。

在忘情欢呼的人群中,同样心潮澎湃的胡澄涵却在思考一个沉重的现实问题:如果有足够多的纺织厂,那么他们生产出来的棉布必将占领中国大部分棉布市场,那些手工作坊和农民家庭里生产出来的粗糙棉布将渐渐少人问津,那么原本靠手工纺织贴补家用的家庭将失去很大一部分的经济来源,很多小作坊里的纺织工人也会因此也失去工作,他们的家庭便会陷入到厄运当中。

这到底是解放了徐大娘、三妹这样的农村妇女,还是剥夺了她们谋生的手段?

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迈进步子多快才合适?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能不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或者是通过达到某种均衡来延缓或者缓解这些问题?

良久,看热闹的人群终于渐渐散去。胡澄涵拉着汪鼎杰和方华源,三人眼里泛着激动的泪光,头抵着头,激动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华源,鼎杰,你们有没有想过怎么给机制棉布定价?”三人肩并肩,看着轰轰作响的机器,胡澄涵说道。

“呃,这个倒没有想过。”方华源是技术派,脑子里想的是怎么早点把工厂建起来。

“别问我,我脑子没空。”肌肉男汪鼎杰不客气地说道。

“嗯,我是这么想的,如果价格定得和手工纺织的棉布差不多,或者低于手工纺织的棉布,那么很多棉布作坊就会破产。”

“那是一定的,这机器织得又好又快,手工纺织没法比。”

“这样一来,天下闻名的松江棉布加工业就会被我们挤垮,很多百姓就会失去生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